今天在kopitiam吃早餐的时候,坐在我隔壁桌的有三位阿伯,他们似乎在讨论着他们的另一个(不在场的)朋友,大意是说他们那一位朋友特爱吹水,有时吹到过笼了,对的错的都吹一遍,表现自己什么都知道一样。然后最后一次他们吵架散场了。他们的谈话内容让我很有共鸣,所以写了以下废文。
不知道大家自己的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朋友,我身边是有不少。也因为自己不喜欢他们的作风,所以不时警惕自己不要成为别人“这一类”的朋友。来说说“这一类”朋友都有哪一些特征吧。
(一)特别喜欢打岔别人的句子:当对方在描述某些事情或者表达观点时,“这一类”朋友都比较喜欢半途打岔,然后加上自己的看法和经历。
(二)大部分的经历都不是自己的:“这一类”朋友通常有“很多”朋友亲戚,他们句子的开头会是“我的朋友/叔叔/婶婶/表哥/…就是这样咯!”,然后继续扩展其中内容。毕竟这些内容已经是二手以上的资讯了,其可信度已降低。
(三)关闭式聊天:简单说就是“有他说,没有你说”的聊天内容。他们并不希望从你身上得到意见,他只是想表现自己比你知道并更加了解某件事情。而且你千万不要反驳他,他会说更多不管有没有关系的东西来反驳你。
(四)他永远是对的:其中一个阿伯说他照顾的孙子食物中毒泻个不停,带去看了两个儿童专科,诊断都是只是吃了肮脏食物而已,然后“这一类”朋友就硬硬说他的孙子是食物敏感,“这一类”朋友说他的侄儿就是因为食物敏感。阿伯感慨地说“都不知道那个是我的孙子还是他的孙子了,他好像比较了解我孙子每天的饮食,孙子都还没上幼儿园,每天自己带进带出我们还不知道他吃了什么?他比专科更厉害了。”。
(五)他的东西就是比别人的好:举个栗子,就区区一个冰箱,一个每个人家里都会有,可是就3-5年才换一次的东西,“这一类”朋友就说到自己家买到的冰箱就好到没得顶,而别人家的冰箱都是垃圾。就像自己真的有用过一样。
这些特征是不是有些熟悉呢?说真的自己有时也会这样,所以有句话很有意思:你讨厌的人,是你不喜欢的自己。人类就是一个很爱比较的动物,大多数人都想表现得自己比别人强。可是在这个表现的过程中,往往会带给别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,不然三位阿伯也不会在背后议论他们的那一位朋友了。
其实如果有一个健康的吹水是很不错的,不仅能交换资讯,又能讨论不同的观点,更重要的是把大家都拉聚在一起了。一班朋友开开心心把天地聊一遍,不仅能让彼此了解自己,关系也能更上一层,说不定能找到知心的那一位。
让我扯去说说股票。大家是不是也有朋友当说起股票的时候,可以听到的只是他买入价有多低,然后现在股价有多高,或者赚了多少钱呢?然后回忆一下,他是否跟你分享过他有亏钱的经历呢?如果他有分享亏钱的那部分,那就很好,因为他勇于分享,至少大家可以从他的错误中学习,大家一起进步然后避免同样的错误。
可惜偏偏我身边的大都是“常胜军”。除了听他们有赚以外,并不会学到一些例如选股方面的知识。我试过虚心像这些常胜军讨教,可是最后真的得不到什么。
还有另外一种,对某些公司并不太了解,某些领域只是略懂,能说出的都是别人做好的功课,比如说财经新闻听到的,然而他们也能拿来吹一遍,自己发挥想象力创造故事解说公司为何如此。深不知或许在一旁有一位真正了解公司运作/领域高手,在心里取笑他们的无知。
有以上两个特征的股友都是我试着避之的。或许他们要的只是表现自己很强,所以遇到的时候我都选择静静,让他们觉得强大就好,这样气氛也不会意见分歧/强硬反驳而尴尬。
所谓“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”。有时静静的那一位说不定就是懂最多的那个。想学到东西还得cue静静的那一位,想办法引导他分享啊。
最后想说得是,吹水大家都会,可是要怎样吹得让自己和对方都感觉舒服,就看你的功力了。“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”,如果你真的有料,不需要吹,别人也一定看得出,真的没必要用言语表达你自己多行。然而在吹水过程被别人看低了或者表现比你强并不是什么大事情,那只是“比较”的副作用,你的知识财富不会因为这样的比较而消失。可是如果把面子看得比友谊重要,那么最后或许就像那三位阿伯和他们的朋友一样吵架散场了。